并不是安卓的替代品
鸿蒙先发优势明显,享受政策红利

华为被美国制裁,说到底是因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。在汽车行业,中国拿市场换技术、资金,总得来讲还算是成功的,也培育出一些优秀的车企。遗憾的是在半导体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并没有取得成功。受到一些“造不如买”的迷惑,中国几乎是放弃了高端半导体芯片的自主研发,操作系统更是一蹶不振,没有丝毫竞争力。造成了虽然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,如今却被被别人卡脖子的局面。虽然有些晚,但卡脖子反而促进了本土操作系统的发展。在这种敏感的时期,国产操作系统在政策上可以享受巨大的红利。简单来说,国有政企的强制采购,一些标案的加分项,都催动市场投向自主的操作系统。
而在众多国产操作系统中,可以说鸿蒙系统是最能打的哪一个。说到底产品还是要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,以往的操作系统有着兼容性差、稳定性差的缺点,很多设备放着吃灰,成为了摆设,何谈生态的健康发展呢?但是华为的战斗力是人尽皆知的,产品的用户体验很好,这是发展生态的基础。并且鸿蒙系统是开源的,任何开发者都可以获得OpenHarmony的源代码,这为鸿蒙系统的生态发展提供了活力。
结语:
从当下的形式来看,鸿蒙系统确实处于物联网操作系统的优势地位,用户数量、设备多样性都具有明显的优势。但是谷歌安卓系统的存量用户十分巨大,如果谷歌采取激进的迭代策略,直接将现有安卓系统换成Fuchsia OS,那胜负将未可知。但无论如何,二者都将是物联网操作系统的主要玩家。